2025 年 6 月 26 日晚,新疆喀什岳普湖县体育场内人声鼎沸。当 116 岁的库尔班罕・尤努斯被孙子艾麦提・玉努斯背着出现在看台时,现场观众自发让出一条通道,掌声与欢呼声交织成温暖的浪潮。这位身着枣红色艾德莱斯绸长袍、头戴金丝刺绣花帽的维吾尔族老人,正用她跨越三个世纪的人生,书写着一段关于亲情与热爱的动人故事。
一、百年树下的足球启蒙
库尔班罕老人的家位于艾西曼镇依玛村,门前的老桑树下是她每日纳凉的地方。过去三年,她看着重孙们把门前的土路变成 "足球场",用矿泉水瓶当球门,用柳枝编织的藤球在土路上滚来滚去。"小巴郎们踢起球来像小马驹一样欢实。" 老人总是眯着眼睛笑,布满皱纹的手掌随着孩子们的奔跑轻轻挥动,仿佛在为他们无声喝彩。
米兰体育官网直到今年春天,村里的大喇叭开始播放 "喀什杯" 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消息。当听到 "7 国 12 支球队参赛" 时,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:"艾麦提,能不能带我去看看?我想看看真正的足球是怎么踢的。" 孙子艾麦提愣住了 —— 奶奶从未提出过这样的要求。
二、跨越 20 公里的亲情接力
6 月 26 日清晨,艾麦提早早准备好毛驴车。库尔班罕老人特意换上了珍藏的艾德莱斯绸长袍,这是她 60 年前参加长孙婚礼时缝制的,领口和袖口的金丝刺绣依然鲜亮。"今天是个好日子。" 老人对着镜子整理花帽,镜中的白发在晨光中泛着银辉。
从依玛村到岳普湖县体育场有 20 公里路程,其中 5 公里是颠簸的土路。艾麦提坚持背着奶奶步行:"毛驴车太晃,怕您颠着。" 他将奶奶稳稳背在背上,双手托住老人的膝弯。库尔班罕把脸贴在孙子宽厚的后颈上,闻到了熟悉的羊膻味 —— 那是艾麦提每天放羊归来的气息。
沿途不断有村民加入护送队伍。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主动开路,提着水壶的大婶追上来往艾麦提兜里塞馕饼。路过巴扎时,烤包子摊主硬是往老人手里塞了两个热乎的羊肉包子:"奶奶尝尝,这是今天刚出炉的。"
三、球场里的世纪回响
当祖孙俩出现在体育场入口时,工作人员特意打开 VIP 通道。艾麦提背着奶奶登上看台的瞬间,正在热身的塔吉克斯坦队球员们自发停下训练,排成一列向老人鞠躬致意。看台上,72 岁的维吾尔族老艺人弹起热瓦普,唱起了欢快的《掀起你的盖头来》。
比赛开始后,库尔班罕紧紧盯着绿茵场。当乌兹别克斯坦队 10 号球员一记精彩的倒钩射门时,老人突然挺直腰板,布满老年斑的手掌用力拍在金属座椅上:"好球!" 这一声喊,让周围观众纷纷侧目 —— 谁能想到,这位看似虚弱的老人竟有如此洪亮的嗓音。
中场休息时,赛事主办方特意安排老人与球员互动。当塔吉克斯坦队队长将比赛用球赠送给库尔班罕时,老人颤抖着双手接过,突然用塔吉克语说道:"孩子,你们的奔跑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在草原上追马驹的日子。" 翻译话音刚落,球员们眼眶都湿润了。

四、足球传递的生命力量
这场比赛,库尔班罕坚持看完了全场。当终场哨声响起时,她的目光依然追随着球场上的身影。艾麦提注意到,奶奶的眼角闪烁着泪光:"艾麦提,原来足球可以让人这么快乐。"
赛后,老人的故事迅速传遍全网。社交媒体上,# 百岁奶奶看足球赛 #的话题阅读量突破 5000 万次。有网友留言:"看到奶奶的笑容,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—— 它能跨越年龄、国界和语言,让生命绽放光彩。"
如今,库尔班罕老人依然每天坐在老桑树下。不同的是,她现在能准确叫出 "倒钩射门"" 帽子戏法 "等术语。每当重孙们踢球时,她会像个专业教练般喊道:" 传球要低平,就像你们太爷爷当年赶羊时甩的鞭梢!"
这个夏天,库尔班罕用 116 年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:热爱永远不会太晚,亲情永远不会太迟。当艾麦提再次背起奶奶走向球场时,他们的背影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温暖,更传递着跨越世纪的生命力量。